如果我是微信的产品经理,张小龙让我思考:朋友圈发照片应不应该加滤镜这个需求?本文借此为例,来思考一个问题:产品经理该如何真正地了解用户需求?

- 内部需求:产品经理自身、公司业务发展、市场以及运营部门
- 外部需求:用户反馈、调研问卷等形式得来的需求
- 竞品对手:通过竞品分析,得来的需求

如果我是微信的产品经理,张小龙让我思考:朋友圈发照片应不应该加滤镜这个需求?
- 场景一:我是一个男生,我很宅,不太喜欢太过张扬,平时很少发朋友圈,根本没有这个滤镜的需求,我想着不要去做吧(产品经理本人的角度)
- 场景二:我是一个男生,我很宅,虽然我不发朋友圈,但是那个喜欢的女神,今天去浪漫的土耳其,明天去东京和巴黎,不化妆滤镜,是不会发朋友圈的,如果做滤镜,可解决她问题(从产品经理身边人的角度)
- 场景三:我不需要,女神需要,我父母呢,玩手机对于他们来说都需要学习,调整滤镜更是费劲,他们是不需要的,那么如何抉择(从更大的人群去考虑)
- 场景四:自己YY没意思,那我去调研身边的100个用户吧,看下他们会选哪一个,根据调研的结果,再去做选择。(用户调研)
- 场景五:调研后,调研的数据,群体分布的比例跟微信的用户年龄等比例是否对等,那么我们组内进行评审,一起整理分析一下(需求整理分析)
- 场景六:需求整理分析后,做与不做,可以参考对手怎么做的,于是打开ins等产品,他们做了,我们也应该做(竞品分析)

- 跟100个用户进行调研,35个用户说需要滤镜,40个用户说要不要无所谓,25个用户说不要滤镜。
- 费劲周折,从微信后台拿到数据,90后占比30%,80后占比50%,80前占比20%,男女占比都是对半分。
- 之前小组开过评审会,一共5个人,3个人支持加,2个人加
- 用户发朋友圈是一种情绪的表达,发一张图片,关于炫耀、高兴、悲伤、难过、希望同情的心理状态,针对大部分用户来说,使用滤镜的心理状态是炫耀或高兴的,那么需求分流,砍去一半了。
- 用户在发朋友圈的时候,去进行处理照片效果,一直达不到想要的效果,会不会吐槽没有想要的滤镜,或者感觉处理滤镜效果,再发送照片,会感觉很累。
- 朋友圈的滤镜照片满天飞,一个比一个更靓丽,靓丽的用户感觉必须处理才能发(我很累),普通用户会不好意思分享自己的生活(大家都很美,而我…)
- 微信的用户主要是成年人,甚至更多地赋予工作、人际关系的需要,我们应该保持简洁,而不是过多地效果。
- 参考的竞品INS,它本质是图片社交,而微信定位是熟人社交,定位是否一致,是否需要照抄。
- 如果满足用户的需求,那将是无穷无尽的
- 如果不满足用户的需求增加滤镜,使用滤镜的用户大部分为女生,无法满足她们的滤镜需求,那她们还是会用美图秀秀等产品,那推出这个功能有什么意义
最后
总结一下分析需求方法论:- 先思考需求针对的用户是哪些(数据)?用户的特点是什么?
- 用户使用的场景是什么(用户调研以及推己及人地思考)?
- 做这个需求的结果时什么(对于外部用户的影响以及对于产品内部的影响)?
- 不做这个需求结果时什么?
#专栏作家#
不羁,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热爱独立思考的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fuckpm,知乎账号:不羁,欢迎各位进行交流 本文原创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 新一代大数据用户行为分析与数据智能平台:数极客(https://www.shujike.com),是支持无埋点、前端埋点、后端埋点、API导入四种混合数据采集方式,整合分析用户行为数据和业务数据,可以自动监测网站、APP、小程序等多种渠道推广效果分析,是增长黑客们必备的互联网数据分析软件。数极客支持实时多维分析、漏斗分析、留存分析、路径分析等十大数据分析方法以及APP数据分析、网站统计、网站分析、小程序数据统计、用户画像等应用场景,业内首创了六种提升转化率的数据分析模型,是数据分析软件领域首款应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方法的数据分析产品。
数极客是新一代用户行为分析与数据智能平台,支持用户数据分析、运营数据分析、留存分析、路径分析、漏斗分析、用户画像、SEM数据分析等16种分析模型的数据分析产品,支持网站统计、网站分析、APP统计、APP分析等分析工具,以及会员营销系统和A/B测试工具等数据智能应用,支持SAAS和私有化部署,提升用户留存和转化率,实现数据驱动增长!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本站转载文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